“賞壺以窺天地一隅”——汪慶紅的紫砂
汪慶紅,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,江蘇省陶瓷行業協會會員,紫砂行業協會會員,自幼受壺藝熏陶沒,1988年開始學習紫砂手工的傳統技法,期間得到多位大師的指點、傳教,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,1995年在美麗的丁蜀鎮陶瓷城創辦了慶紅紫砂藝術館,歷經幾十年的孜孜以求,獲得了同行人士及業內行家的高度評價,作品多次在國家級精品博覽會上獲獎,得到國家級權威網站及報刊的報道和訪談。
一把小小的紫砂壺,品的是茶,賞的卻是天地間的物是物非。喝茶是小事,品茶卻要獨有一番心境。一把好壺在手,方知茶香溢在何處。
喜茶之人自是知道,品茶斷不可缺少一把紫砂壺。紫砂壺不僅僅是喝茶的容器,而是蘊含著古老而延續不斷的東方文化的承載。紫砂造型貴法,以自然物體創作源泉,題材豐富,歷經多代傳承,期間涌現無數制壺高手,技藝不斷提升,每個時期都有流傳不少佳作。
歲月悠悠,如今現代制壺技師中,高級工藝美術師汪慶紅的作品讓人眼前一亮,其人技藝扎實厚重,風格精約樸重,簡不俗繁。作品通透俊秀,大氣端方,綜合傳統工藝之精髓,同時,結合現代設計之靈動,實用美觀、文雅新趣,深受業界同行肯定及贊賞。
汪慶紅的作品造型富含東方文化內涵的精、氣、神。作品力求典雅與自然相結合,追求造型上的流暢平穩不失動感。作品《寶菱壺》,泥料精細上乘,壺色絳而不素,醇中帶紅。護身菱瓣相互交錯,凸凹相間,亦有陰陽調諧之美感,線條通體流暢,既有現代張力感,也帶有古典和諧之風。
壺蓋嵌中,直頸,壓蓋,口蓋緊密,絲絲合縫,渾然一體。壺鈕、壺蓋呈六角瓣蓮菱花形,形態優美,線條流暢,對通筋紋,直達壺底,壺嘴略彎,與耳形把均為呼應,壺形內圓外方,出水流暢有力,不見澀遲,整體協調自然,端持有力。細節銜接曲變自然,追求古典不泥與傳統。
寶菱紋自古寓意吉祥,此壺通體寶菱,自有追求“形外之形”的意味,整體方圓相兼,具有極大的包容性與博大性的東方哲學意味,線條收放自如、一靜一動之間,看似柔軟卻又內含剛勁,氣韻通達,將“氣”、“力”、“韻”三者完美統一,抓取到“寶菱”的意境之美。
盈盈一握一把寶菱壺,孑然一身天地浩渺,手撫茶潤,滋之若玉,體和諧之美。
因汪慶紅對作品的追求完美,廣受大紫砂愛好者及收藏者的多方認可和追捧。
這款紫砂經典器型《六方雪華壺》,曾榮獲2017年度“藝博杯”江蘇省工藝美術精品大獎賽“金獎”
其形六邊,棱角分明、將方器這一獨特幾何造型塑造出特有韻味。正體現出汪慶紅追求完美,精致的制壺理念。
《六方雪華壺》看似簡單質樸,實則做工精致,不可多得。其壺蓋內部狹小之地,恰好鐫刻一枚福字,取意藏福。這一獨到設計,既生出探玩之趣味,又攜祝福之深韻,構思之精巧,尤見其制壺技藝的深厚功底。此壺以直、橫二線為主,加之曲線輔助,中軸立線勻挺、通透簡潔;線條流暢、輪廓清晰、平穩端重;壺身與壺底過渡平滑,卻又棱角分明;使雪華壺的壺身,在感官上變為通體垂直的六面,蓋面疊加六棱,蓋鈕與壺身相似,均為六方之形。壺嘴、壺鈕與壺把三點一線,簡單卻不失方雅靈氣。
細心泡養之后,更顯六方器型的古樸遺韻,是把可遇而不可求的紫砂佳品。
茶道相通,壺容其意。壺雖無言,卻以其獨特姿態,靜守一隅,等爾翩然而至,攜壺歸去。正謂之,賞壺以窺天地一隅矣。